英山县残联把好“四道关”,走出电商助残致富新路子 |
时间:2019-08-09 10:59:38 来源: 作者: |
近年来,英山县残联将电商培训作为残疾人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抓手,引导残疾人通过学习电商知识,实现网上开店、做微商、淘宝客服等,让残疾人足不出户,只需动动鼠标即可获得收入,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脱贫致富新路子。 一、强化部署,把好总体设计关。 开展残疾人电商培训,就业是核心,增收是目的。要实现上述目标,必须从培训的总体设计抓起,完善培训的总体规划,确保培训有章可循,有据可依。县残联多次召开班子成员会议,研究谋划残疾人电商培训工作,制订出台了《英山县残疾人电商培训方案》,方案就培训的筹备、培训的实施、培训后的孵化就业等各个环节逐一细化,统筹安排,明确工作要求,细化工作任务,为做好整个电商培训定下了基调。 二、强化调研摸底,把好学员遴选关。 做电商是一个技术活,残疾人整体文化层次不高,掌握起来难度可想而知。要让培训真正见效,关键是要遴选出那些志在电商事业,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接受能力,勇于创业的残疾人,让真正需要的人参加培训。在培训前夕,通过残疾人办证系统,对全县18-45岁肢体、轻度听力残疾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残疾人进行了初筛,将初筛名单反馈到乡镇残联,由乡镇残联根据初筛名单,有针对性的宣传对接,组织贫困残疾人报名。 三、强化过程监督,把好教学培训关。 一是与第三方机构一起全程参与培训工作,共同管理整个培训期间的各项事务;将参训学员分成四个小组,选举产生了班委会,建立了班级微信群,加强参训学员之间、学员与老师之间的联系互动,线上线下都能随时交流,问题随时得到解决。二是始终把励志教育作为培训的第一门课程,残疾人能否通过培训最终实现就业,高质量的培训是一个方面,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得靠残疾人自己。为此,我们请来了脑瘫残疾人刘杭作为现身说法的典型,刘杭的事迹让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肃然起敬,成为残疾人比学赶超的榜样。三是始终把残疾人的培训需求作为第一选择。始终坚持面向就业的培训导向,认真听取残疾人的培训需求,精选适销对路的培训课程。在师资选择上坚持土洋结合,既有电商创业园的知名教授,也有残疾人的优秀代表,通过面对面的讲,手把手的教,分析解剖具体事例,用残疾人的身边事教育残疾人本身,极大地增强了培训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,取得了满意的培训效果。 四、强化跟踪问效,把好学员孵化关。 集中培训仅仅只是一个开始,要真正让残疾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还得依靠后期的孵化帮助。我们充分发挥微信群的作用,把参训学员和培训老师纳入到微信群,促进学员与老师之间的联系互动,集中培训期间没有弄懂的问题,开办网店过程中、做客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都可以在线上对接联系,逐一答疑解惑。通过微信群,学员之间也可以交流互动,互通信息,互相学习,实现了残疾人的抱团发展。 |